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语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综合语文 > 文章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博客上学期

时间:2023-08-0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博客上学期


【精品推荐】

   提分神器--初中英语语法易错题专训   


   10倍速抗遗忘轻松记牢英语单词  


  最受欢迎的全国各大网校VIP课程   


下载地址:

http://www.gufengnet.com/6123.html



快速记忆高中英语单词视频:

https://share.weiyun.com/mLCmrLDn



资料目录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电子课本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单元测试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期中试卷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期末试卷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同步试题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ppt课件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必背古诗词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古诗词朗读MP3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知识点汇总



内容举例:

《红烛》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课标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以及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①由此说明语文课程并不只是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提升个人素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不仅限于以文讲文,而要拓展延伸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②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并且不过多干涉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课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定位。此外,在语文实际教学中,还需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学习基础来看,他们对现代诗歌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初中时期学生已经学习过臧克家先生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和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因此他们对闻一多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红烛》。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高一年的学生处于潮气蓬勃的青春期,初步入高中的他们对“青春的价值”可能有独特的理解和感悟。《红烛》的写作背景处于军阀混战、社会混乱的时期,表达的是诗人热爱祖国,甘愿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奋斗并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处于黑暗时期的诗人认为并遵守和践行的“青春的价值”。虽然作品年代久远,但红烛的精神却长久不息。因此,教学需结合当代背景,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对“青春的价值”下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青春不只是各种书本知识点的累积,更是对自我理想的追求。
(三)教材要求
(四)《红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四首诗歌中的第二首。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青春”,该单元的课文作于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不同的青春价值。该单元教学任务要求学生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来思考作品的表达与思想,同时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经验积累探讨“青春的价值”,鼓励学生勇敢追求理想。《红烛》是本单元的必读诗歌,它表达的是五四运动时期有志青年的青春价值。诗歌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欣赏语言的精妙,领悟独特的形象和情感。因此,教学要求抓住诗歌的意象,分析表达的手法,理解青春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红烛》通过“红烛”意象,运用修辞手段巧妙地表达思想。因此,文本解读要通过修辞的分析进而揭示背后的意象之美。本章的教学设计以修辞为切入点,将意象之美通过修辞分析一步步揭示而出,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思考青春的价值。基于广义修辞学理论的《红烛》文本分析,结合以上的教学要求与学情分析,以下是对《红烛》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梳理诗歌层次结构,体会诗歌情感的变化;
理解红烛意象表达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能够结合自身经验,理解“青春的价值”;
学会运用意象表达感情的手法,尝试写作诗歌。




上一篇:2020年高三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下一篇:2022年高三语文教学计划表范文下学期

推荐阅读
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备案ICP编号  |   QQ:2151239526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16605168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