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版电子书2022必修一必背文章最新版 【精品推荐】 提分神器--初中英语语法易错题专训 10倍速抗遗忘轻松记牢英语单词 最受欢迎的全国各大网校VIP课程
下载地址:
快速记忆高中英语单词视频: https://share.weiyun.com/mLCmrLDn
资料目录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电子课本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单元测试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期中试卷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期末试卷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同步试题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ppt课件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必背古诗词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古诗词朗读MP3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知识点汇总
内容举例: 喜看稻菽千重浪》知识梳理--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 一、时代背景 二、作家作品 三、文本详解 四、巩固练习 五、课外拓展 一、时代背景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 36 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粮食严重短缺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 1/5 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 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袁隆平 事迹介绍:2004 年,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如今,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过一笔帐,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 000 多万人。袁隆平研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据统计,从 1976 到 1987 年十年间,中国的杂交水稻增产稻谷 1 000亿公斤,这对于七八十年代还在为温饱努力的中国农民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粮。 1981 年,袁隆平和他的研究小组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2001 年他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一项无形资产评估中,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值被估价超过 1 000 亿元,从此人们说袁隆平身价过亿。在荣誉和财富的簇拥下,袁隆平惦念的却只有粮食问题。 “感动中国 2004 年度人物”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二、作家作品 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诊断》、《生存方式》,译著《荒海之鹫》([日本]阿川弘之著)、《巴黎断头台》([法]巴巴拉·莱维著),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作品20余部。 三、文本详解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本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文脉·梳理] 【答案】 ①综述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 ②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方面?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总共写了四方面:(1)写他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2)写他的学术品格: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3)写他的道德操守: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4)写他的理想志向: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2.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为“泥腿子专家”? 袁隆平为了实验,常年扎根试验田,如“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不正是农民的劳作写照吗?而现在做这个的是袁隆平,所以说他是“泥腿子专家”。 3.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1)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2)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课文第2-3行:“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4.作者为什么说“袁隆平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这是全文结束部分的一个总结性语段。前一分句是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世界上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其他科学家放在同一水平,这也是对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的赞美。他所作出的贡献与其他最优秀的科学家的发现一样,堪称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正由他引导着,向贫穷与饥饿开战,并一定会取得辉煌的胜利。 5. “中国的稻田里为什么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问句? 这是文中用来引出袁隆平进行水稻研究背景的一个设问性语句。这句话引出了下一段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背景。概括起来看,中国出现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是历史赋予这位知识分子、伟大的农业科学家的责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灾荒给袁隆平留下的刻骨铭心的印象,使他产生了不畏艰难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胆量。这句话还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合作探究 6.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对我们尚在全力汲取知识的中学生来说,对权威又该持什么态度呢? (示例一)中学生崇拜权威,并无不可。十几岁的我们,对人对事还做不到思考成熟,客观理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还未彻底塑成,正是应该向权威学习的阶段。那些书中现有的知识都是经过专家学者千挑万选而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对我们来说就是权威,快速汲取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质疑,是建立在自身的丰厚积累上的,而我们,目前正需要积累。 (示例二)中学生也应该如袁隆平一样尊重但不崇拜权威。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勇于质疑应该是我们必备的素质,这跟自身的知识积累多寡没有关系。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时候,也还只是个毛头小子,但比萨斜塔的一次实验胜过权威上千年的声音;当人们对蜜蜂靠翅膀发出声音这一权威论断深信不疑时,聂利这个12岁的小姑娘却大胆质疑,最终确定蜜蜂发声是靠双翅根部下的两个小黑点。对待权威,可以尊重,但不可迷信。 [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作为一篇鉴赏性的文章,写作时需要明确篇目及鉴赏的角度,然后就是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阐述分析,有理论有根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即可。当然,写作的角度不限于上面分析的,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或者容易入手的角度进行写作。比如鉴赏《我与地坛》,可以从移情于景的手法来鉴赏,作者对地坛园子里草木生长的生动描画,“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在这里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佛草木在用生长的声音向作者诉说着生存的欢愉,使作者能够感受到这种生命盎然向上的蓬勃动力。 【明确立意】 1.结构严谨,详略得当——姚鼐《登泰山记》鉴赏。 2.主客问答,新颖出奇——苏轼《赤壁赋》鉴赏。 3.一草一木总关情——史铁生《我与地坛》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