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语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综合语文 > 文章

2020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满分作文范文解析

时间:2023-09-0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020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满分作文范文解析


【精品推荐】

   提分神器--初中英语语法易错题专训   


   10倍速抗遗忘轻松记牢英语单词  


  最受欢迎的全国各大网校VIP课程   


下载地址:

http://www.gufengnet.com/6123.html



快速记忆高中英语单词视频:

https://share.weiyun.com/mLCmrLDn



资料目录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电子课本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单元测试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期中试卷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期末试卷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同步试题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ppt课件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必背古诗词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古诗词朗读MP3

2019新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语文知识点汇总



内容举例:


4.①刻苦钻研、吃苫耐劳;②勤于实践;③再于创新;④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团结精神;⑤为国为民、为全人类谋利益。(答出4点即可)
5.①材料一侧重展现袁隆平的教学生涯与杂交水稻的科研活动,用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品质;因为这是一篇人物传记。②材料二侧重介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和实践探索中的艰辛,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思考和优秀品质;因为这是一篇人物访谈。③材料三侧重交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用概括的语言体现人物的精神高度;因为这是一篇新闻评论(消息)。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晚稻测产突破1500千克大关”错误。结合材料三第2段中“……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千克。加上衡南基地此前早稻测产,杂交稻突破亩产1500千克的目标”可知,应是“晚稻和早稻测产相加突破1500千克”。
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错误。结合材料一第2段“父亲希望他能通过上大学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经过协商,最后父母决定让他自己做主”可知,袁隆平选择“农学”没有得到全家人的大力支持。B项,“他所做的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错误。结合材料一第6段中“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可知,“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的是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而非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D项,“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错误,无中生有。结合材料三第1段可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8117)命名为“袁隆平星”,但并未提到命名原因;“使其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错误,强加因果。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说法错误,对两文内容的表述正好相反。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材料一突出的是袁隆平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特点。《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主要写“在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突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第3段“他刻苦磨炼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材料二第二次问答中“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等内容,可概括出袁隆平“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可贵品质。由材料一第5段“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嫁接在马铃薯上”等内容,可概括出袁隆平“勤于实践”的可贵品质。由材料一第5段“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这引起他的沉思,他决心另辟蹊径”,材料二最后一次问答中“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可概括出袁隆平“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由材料一倒数第2段“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可概括出“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团结精神”的可贵品质。由材料三第1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第2段“袁隆平听到测产结果后说,下一步目标,向全省、全国水稻产区推广,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可概括出袁隆平“为国为民、为全人类谋利益”的可贵品质。
5.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材料一摘编自《袁隆平传——杂交水稻之父》,可见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先看材料一的内容,从袁隆平高中毕业后选择“农门”,到大学毕业后,他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然后介绍他边教学边搞科研。根据第6段“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等内容可知,材料一侧重展现袁隆平的教学生涯与杂交水稻的科研活动,用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品质。材料二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是一篇人物访谈。由主持人的问题“请问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等可知,材料二侧重介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和实践探索中的艰辛,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思考和优秀品质。材料三摘编自《东方评论》,是一篇新闻评论(消息)。第1段交代了袁隆平对世界的影响;第2段交代他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第3段交代了国际上对袁隆平的评价,用概括性的语言体现人物的精神高度。可见这三则材料的写作侧重点不同是因为文体不同。



上一篇:2020年全国一卷语文古诗解析默写word版免费

下一篇:2020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分析大全

推荐阅读
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备案ICP编号  |   QQ:2151239526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16605168200  |